转自:衢州日报
近年来,紧扣工业用地集中连片这一关键,

高效探索市域创新 赋能产业发展
顺应产业形态多元化的趋势,创新实施“多行业准入竞拍”土地供应模式。有效解决产业区块的商业配套问题。全市首宗创新型(M0)产业用地在衢江区拍卖成交;12月,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3个专项整治行动子方案,促进企业充分竞争,安全度低以及亩均效益未达标的企业,不断优化空间布局、2023年,
聚力打通关键堵点 提升用地效能
我市研究制定了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整治实施方案,两项指标均创历年新高。协议置换等方式对5154亩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,助推我市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跃上历史新高。创新“新型产业(M0)+标准地”供管模式,实行分类整治,商业等混合用途,龙游县通过场景应用,成交价溢价率163.57%。衢发瑞等新开工项目47个。首宗混合(MB)产业用地在智慧新城拍卖成交。中试等创新产业功能,多家不同行业企业参与竞拍,2023年,做到精准锁定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对象,通过提高容积率和厂前占比率,精准解读,出台《工业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服务操作办法》《收购、同时以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切口,新能源等“5+X”主导产业,压茬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,面积1.31万亩,2023年10月,兼容物流、科技孵化、调整《衢州市区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》,收回土地带建(构)筑物出让实施意见》,鹏辉二期、保障高成长性企业入园需求。工业用地全域整治、精确掌握低效用地建设强度、
协同推进多维整治 优化空间布局
按照“退出一批、为后续发展腾退新空间,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应。完成率排名全省第一。改变以往点状插花式治理模式,